今年二月份刷了一遍“机器学习白板推导”系列视频。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aE411o7qd 。这个机器学习的公式推导系列讲地真是太好了,当时像追剧一般花了两个星期听完。非常感谢录这个视频系列的老师shuhuai008。不过,因为以前机器学习的基础几乎为0,又没有动手做相关练习。三个半月以后,又忘了很多了。昨天,我想起要复习一下EM算法,于是又把视频捡起来找到EM算法的部分,复习一下。
第二次看,果然快了很多。不过,在用琴生不等式证明EM算法收敛的部分,卡住了。我不断回忆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如何理解的,奈何回忆不起来了。于是,找到Jensen不等式的词条看了看,琢磨了好久。终于懂了,在这里把这个思考过程记下来。
我卡在这个步骤:需要用Jensen Inequality证明如下不等式:
上面公式中的z表示模型中的隐变量,x表示观测值,$ \theta $是参数,$ \theta^{(t)} $表示theta在第t时刻的值(EM算法是一个迭代算法)。
证明这个不等式需要用到琴生不等式在凹函数上的性质。如下:
设f(x)中一个凹函数(凹函数图形和中文字凹的形状相反,可以理解为上凸,log函数即一个凹函数),下面的不等式成立。
a_1f(x_1) + a_2f(x_2) + \dots + a_nf(x_n) \le f(a_1x_1 + a_2x_2 + \dots + a_nx_n)
且 a_1 + a_2 + \dots + a_n = 1
用自然语言描述是:凹函数定义域内的n个自变量对应的因变量的线性组合小于或等于n个自变量先做线性组合再求对应的因变量,作线性组合的系数之和为1。简单地说:先求函数值再做线性组合 小于或等于 先做线性组合再求函数值。
再回到我们要证明的不等式。积分号即可看成是无穷多个值的线性组合,对数符号log后面对应的那一坨
{\frac{P(z|x, \theta^{(t+1)})} {P(z|x, \theta^{(t)})} }
看成是log函数的因变量,log前面的
P(z|x, \theta^{(t)})
看成是线性组合的系数,很明显这个系数是满足积分和为1的概率密度。于是,就可以套用上面提到的凹函数上的琴生不等式。不等式的右边为0,左边是“先求函数值再做线性组合”,化简为左边小于“先做线性组合再求函数值”:
\begin{aligned}
左边 &\le log_{}{\int\limits_z {\frac{P(z|x, \theta^{(t+1)})} {P(z|x, \theta^{(t)})} } P(z|x, \theta^{(t)})}dz \&=log_{}{}\int \limits_zP(z|x,\theta^{(t+1)})dz=log_{}{1}=0
\end{aligned}
得证!